<專利申請系列-什麼東西能申請專利>
這一期<GIPR Channel>的文章我們要介紹電腦(系統)的應用程式介面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以下統稱API。在開始這一期的內容之前,強哥必須提醒同學們,API與UI是不一樣的技術,對於UI還不清楚的同學,歡迎再到強哥<GIPR Channel>去年2024年11月的「專利申請系列-什麼東西能申請專利:電腦軟體的UI」文章進行補課。(以下是文章連結:https://gipr.tw/%e5%b0%88%e5%88%a9%e7%94%b3%e8%ab%8b%e7%b3%bb%e5%88%97%ef%bc%8d%e4%bb%80%e9%ba%bc%e6%9d%b1%e8%a5%bf%e8%83%bd%e7%94%b3%e8%ab%8b%e5%b0%88%e5%88%a9%ef%bc%9a%e9%9b%bb%e8%85%a6%e8%bb%9f%e9%ab%94%e7%9a%84ui/)
應用程式介面API是現代軟體開發的基石,讓不同的應用程式能夠彼此溝通與協作。隨著數位科技的迅猛發展,我們日常生活中的許多應用,例如天氣預報、線上購物甚至社交媒體的互動,都深受API技術的影響。隨著科技的進步,未來我們可以預見API的應用將更加廣泛。從企業內部系統的連結到跨平台的互動,API的潛力依然巨大。本期”什麼東西能申請專利”我們就來看看關於應用程式介面API的議題。
《孫子.謀攻》知彼知己者,百戰不殆。擬定智財競爭策略,贏得市場競爭優勢。
目次
- API可以申請專利嗎?
- 發明專利案例
- 新型專利案例
- 設計專利案例
- 下期預告-應用程式介面API
一、API可以申請專利嗎?
<<強哥提醒!若您不想看細節,只需知道”API就像一座橋梁,幫助不同的應用程式能夠相互交流和合作。此段內容您可只看圖表唷!>>
API允許開發者在不同的軟體之間共享資訊和功能,而不需要深入了解其內部實作如何進行。當你使用手機上的天氣應用程式時,此應用程式透過API向氣象局的資料庫請求最新的天氣資訊,並將這些資訊顯示在你的螢幕上。API的運作通常涉及一個用戶端和一個伺服器。用戶端是發出請求的應用程式,而伺服器則是回應請求的系統。比如天氣應用程式就是用戶端,而氣象局的資料庫則是伺服器。

- 以下是API類型、用途及特點:
API類型 | 用途 | 特點 | 例子 |
私有API | 內部系統整合 | 安全性高 | 公司內部資料庫 |
公有API | 開放給大眾 | 無需授權或授權簡便 | Google Maps |
合作夥伴API | 限定合作夥伴使用 | 提供安全性與控制 | 銀行 |
複合API | 結合多個API功能 | 提高效率 | 天氣與地圖資料 |
- API的運作流程

- 使用API與其他技術的比較
技術類型 | 優勢 | 劣勢 |
API | 高度模組化,便於整合擴展 | 需要一定的編程能力 |
直接整合 | 可以完全控制功能與效能 | 可能耗費較多開發時間與資源 |
第三方服務 | 省時省力,快速上手 | 依賴外部服務的穩定與安全性 |
- 不同類型API的應用
API類型 | 功能 | 應用案例 |
天氣API | 提供即時及預報的天氣數據 | 天氣應用程式 |
付款API | 處理線上支付及資金轉帳 | 電商平台 |
旅遊預訂API | 整合航班、酒店及其他旅遊相關服務 | 旅遊預訂網站 |
社交媒體API | 提供與社交媒體的互動功能,如分享內容 | 電商網站的社交分享功能 |

接著,判斷「有關API技術與應用」能否申請專利?具不具備技術或設計?若要提升「技術性或設計性」,強哥的建議是:
1、API 自動化與低程式碼/無程式碼開發
- API 生成與管理工具:使用 AI 來自動生成 API,減少開發時間,提高效率。
- 低程式碼/無程式碼平台:如 Google AppSheet、Microsoft Power Automate 允許非技術人員透過視覺化方式設計 API 流程。
2、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 API
- AI 服務 API:如 OpenAI、Google Cloud AI 提供自然語言處理(NLP)、圖像識別等能力。
- AI 增強 API 開發:自動化 API 測試、異常檢測、效能優化。
3、GraphQL 與 REST API 的進階發展
- GraphQL:提供靈活的查詢能力,減少不必要的數據傳輸,提升性能。
- Hybrid API:結合 REST、GraphQL 以及 gRPC,根據需求選擇最佳協議。
4、API 安全與零信任架構
- OAuth 2.1 與 OpenID Connect:提升身份驗證與授權安全性。
- API 安全閘道(API Gateway Security):如 AWS API Gateway 提供 DDOS 保護、速率限制等安全措施。
- 零信任架構(Zero Trust Architecture, ZTA):強化 API 之間的授權與驗證,減少攻擊面。
5、API 可觀測性與治理
- API 監控與分析:使用工具如 Datadog、New Relic 來監控 API 效能與異常行為。
- API 版本控制與治理:透過 OpenAPI、AsyncAPI 進行標準化管理,確保長期維護性。
6、事件驅動 API 與即時通訊
- WebSockets、Server-Sent Events(SSE):適用於即時應用,如線上遊戲、金融交易。
- 事件驅動架構(Event-Driven Architecture, EDA):結合 Kafka、MQTT 等訊息隊列技術,提高 API 的即時性與擴展性。
7、去中心化與區塊鏈 API
- Web3 API:如 Alchemy、Infura 提供區塊鏈智能合約的訪問能力。
- 去中心化身份識別(DID):透過 API 整合區塊鏈技術實現身份驗證與權限管理。
8、跨雲與邊緣計算 API
- 多雲 API 管理:如 Google Anthos、AWS App Mesh 幫助企業在不同雲端環境中統一 API 管理。
- 邊緣計算 API:透過 Edge AI API 提供低延遲運算服務,適用於物聯網(IoT)應用。
<實際上還有許多例子,如果有興趣歡迎私下與強哥延伸交流>
最後,有沒有存在法定不予專利的事由?例如:
- 沒有涉及生物學方法、人類或動物之診斷、治療或外科手術方法;
- 不可以有妨害公共秩序或善良風俗的內容;
- 不能只是純功能、藝術或電路布局;
- 不能是單純的自然發現、科學原理、中文輸入/語言/數學/遊戲方法或規則本身、人為方法(如以手指夾球)、商業方法、傳統技藝等。
- 特別需要留意的是:單純的設計概念、單純程式碼本身,應屬於著作權。
二、發明專利案例
發明的重點在於必須具有「技術性」;發明專利保護利用自然法則之技術思想的創作,包括構造、方法、功能、技術、製造、使用方便性等方面之技術改良或突破。因此,強哥建議「API」技術,理所當然應取得發明專利。以下舉出幾個發明專利案例讓大家瞧瞧:
- 一種提供API呼叫之資訊之裝置、方法及記錄媒體(專利號I869071),申請日期2023/11/28,本發明專利公開一種電子裝置的設計,該裝置能夠儲存並提供API呼叫所需的資訊,進而提升API呼叫的效率和準確性。透過這樣的技術,裝置可以更有效地處理和回應各種應用程式的API請求。

- 一種應用程式介面或資料集之介面平台操作方法、系統、電腦可讀取媒體(專利號I814425),申請日期2022/06/07,本發明公開一種關於應用程式介面或資料集介面平台,其核心在於描述如何透過一個介面平台,使得應用程式或資料集的提供者和使用者能夠進行有效率的互動與資料交換,旨在提升不同軟硬體之間的溝通效率並加速技術發展。

三、新型專利案例
新型專利保護的是有形物品,而非技術概念或製造方法。因此,如果申請的「API」專利有涉及到物體之構造組合(如硬體的系統框架、架構、裝置、模組等),仍有可能得到保護,但強哥必須強調,新型專利不能單純申請「方法」,可考慮申請「系統」。以下舉出幾個新型專利案例跟大家分享:
- 一種應用程式介面暨安全驗證整合服務系統(專利號M666122),申請日期2024/11/14,本新型公開一種系統旨在為金融機構提供更便捷安全的客戶驗證流程。其核心概念是整合多個模組,包括輸入輸出裝置、內部伺服器及處理器,以處理驗證請求。系統包含介面存取模組、介面選擇模組及第二閘道模組等多個組件。旨在提升金融服務的效率與安全性。

- 一種經由信用狀API來交換信用狀訊息的系統(專利號M663889),申請日期2024/08/30,本新型公開一種系統提供透過應用程式介面(API),讓客戶端的信用狀資訊裝置與銀行端的裝置能夠便捷地交換信用狀相關資料的方法。透過這種方式,可以改善以往人工作業的模式,達到提升業務流程自動化與效率的目的。


四、設計專利案例
申請設計專利必須「應用於物品」、「透過視覺訴求」,表示設計必須透過視覺方式呈現。經過強哥調查發現,有許多與「API」相關的設計專利。以下分享幾件設計專利案例:
- 一種帶有API閘道的API介面配置管理圖形化使用者介面的電腦(專利號CN308782497S),申請日期2023/07/21,此設計專利要點在於該圖形用戶界面,並展示了使用者透過點擊操作,在不同介面狀態下進行API接口配置管理的情形。

- 一種顯示螢幕面板的API總覽頁圖形化使用者介面(專利號CN307142214S),申請日期2021/10/09,此設計專利著重於螢幕中所呈現的圖形介面樣式和佈局,主要應用於運行程式及通訊的電子設備,例如手機、電腦等。

五、結語:下期預告-應用軟體(程式)APP
總結來說,應用程式介面(API)與使用者介面(UI)不同。API不僅是軟體開發的基礎,更是企業進行技術創新和市場競爭的重要戰略工具。持續投入API相關的研發,掌握前沿技術趨勢,並運用專利等智慧財產權手段保護創新成果,將有助於企業在數位時代的競爭中取得領先地位。
當然,研發創新、市場行銷、經營管理者應把時間、精神智力都灌注在本職上,因此挖掘智財、申請專利、智財策略的工作就交給專家吧!如果有興趣找強哥談談,讓強哥協助您取得所需重要資訊、追蹤技術、專利挖掘、迴避風險,歡迎與強哥聯繫。
在下一期的<GIPR Channel>文章裡,強哥會繼續介紹應用軟體(程式)APP,由於APP的應用類型較多,強哥有可能會分成幾篇來介紹。而強哥也想預告,電腦軟體相關的系列已經快要結束,接下來我們有可能要講講半導體產業的實務案例,若你也想知道有什麼東西可以申請專利。敬請期待!